2021年以來,“元宇宙”概念持續升溫,成為產業界探索的熱點賽道、學術界爭議的聚焦點、各國各城市布局的新方向。元宇宙將成為推動數字化發展迭代升級、實體經濟智能蝶變的新增長極。同時,由于新事物發展尚不成熟,各種打著元宇宙旗號的炒作、泡沫不時出現。未來要發揮元宇宙以虛促實的巨大潛力,需在發展中處理好三個關系。
一是遠和近的關系。長期來看,數字化發展是未來大勢所趨,而元宇宙作為新一代技術的綜合集成與耦合創新,是當前互聯網發展的更高階段,將成為引領技術創新、帶動新興產業發展、推動傳統行業轉型的重要引擎。發展元宇宙既是對下一代互聯網形態、推動人類生產生活的積極探索,也是搶抓新一代科技革命機遇、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抓手。但短期來看,發展元宇宙的諸多技術還處于新興萌芽階段,距離產業化還有距離。無論是網絡傳輸速度、數據處理能力,還是硬件設備體驗、軟件開發成本等均相對薄弱。對待元宇宙,既不能低估10年至20年的發展潛力,也不能高估1年至5年的發展現實。
二是熱和冷的關系。2021年以來地方加速布局元宇宙,已有多個省市出臺相關規劃,不斷有城市啟動元宇宙項目建設,范圍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不斷擴大延展,這有利于推動元宇宙的落地成熟,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發展。但在元宇宙建設中也應當有冷思考:首先,產業布局是否存在一哄而上的情況,盲目追求新型概念而脫離實際產業基礎及資源稟賦。其次,是否存在攤子大、范圍廣、投入大,忽視成本與產出、投入與實效的平衡。再次,許多地方推出了針對元宇宙企業的資金土地等政策支持措施,既要警惕大量企業的投機套利,還要避免形成補貼剛性,導致企業形成了長期依靠外部輸血的路徑依賴。地方布局元宇宙,既需要前瞻引領,也要講求落地實踐。
三是快和穩的關系。近兩年,元宇宙概念在產業市場和資本市場快速升溫,在推動了積極實踐和有益創新的同時,也出現概念炒作和泡沫橫生等種種亂象。新生事物具有曲折發展與螺旋上升的成長規律,既要給予新興市場主體適當包容期,允許行業在試錯中尋找平衡點;也要大力防范糾偏資本追逐引致的路徑偏離。元宇宙新業態發展只有行穩方能致遠。
要實現元宇宙可持續健康發展,既要在前瞻布局中搶抓未來機遇,也要在政企合力中推動實體賦能,還要在放收結合中構建良好制度環境。
一是要加快搶占未來發展先機。目前,國際科技巨頭不斷加強元宇宙底層技術、設備及操作系統的布局,試圖從硬件或軟件層面搶占下一代互聯網入口或底層平臺。我國也應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,前瞻部署信息基礎設施,加強對于6G、衛星互聯網、新型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平臺的布局;加強關鍵技術攻關,聚焦元宇宙關鍵生產力技術領域,推動融合應用與集成創新,以創新鏈布局產業鏈,以創新鏈協同產業鏈,帶動價值鏈高端化發展。匯聚產學研用合力,圍繞市場需求和產業實際,開展技術的研究發現、路線選擇、合力攻關及成果轉化。
二是要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。一方面要實體賦能,立足元宇宙以虛促實的價值導向,在文旅、商貿、教育、醫療、會展、政務、工業等領域廣泛應用,發揮推動產業轉型躍遷、經濟高質量發展、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滿足的重要作用。另一方面要尊重實際,把握技術演進的規律,重視與地方實際相結合,采用試點先行、重點突破、全面推進的思路,因地制宜、有的放矢地實施推進。元宇宙發展既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,構建順應經濟發展大勢并結合當地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規劃圖,提供產權保護、金融支持、人才引進、開放合作等公共服務“助推器”;也要釋放有效市場的勢能,建立公平競爭和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,按照市場規律定價交易和資源配置,在市場的優勝劣汰中讓泡沫型元宇宙公司不斷出清、讓專精尖企業實現做大做強。
三是要創造規范發展的產業生態。把握元宇宙在發展中規范、在規范中發展的治理要求,把握好新業態監管“放”“收”的平衡,根據情況有“放”有“收”,“放”“收”結合。在監管路徑選擇上,既要建立全鏈條監管體系,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,采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新型監管技術,建立起關于元宇宙經濟活動的全鏈路監管閉環,也要構建多主體協同治理機制,發揮平臺健全運行規則、實行交易監測與參與者監督的內生自治作用。還要發揮行業協會制定行規行約、協調主體行動、標準編制的紐帶作用,形成多元合作、健康規范的元宇宙發展生態。
來源:經濟參考報 (關樂寧 作者單位: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)